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太陽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20

分析力

20

溝通力

20

實踐力

20

主動力

20

創造力

 

第4單元:太陽核心核融合過程

 


主要教學內容

太陽的能量來源是核心的核融合反應,這是一種在極高溫高壓條件下,將輕原子核結合形成較重原子核的過程。太陽核心的條件極為苛刻:溫度約攝氏 1,500度,壓力約為地球大氣壓的 2,500 億倍,密度約為每立方公分 150 公克(是水的 150 倍、黃金的 8 倍)。在這種環境下,氫原子核(質子)能夠發生融合,生成氦原子核並釋放出大量能量。

 質子-質子鏈反應(Proton-Proton Chain,簡稱 PP 鏈)

這是像太陽這種中小質量恆星產生能量的主要方式。PP 鏈反應分為三個主要步驟:

  • 第一步,兩個氫原子核融合成氘核,釋放正電子和微中子。
  • 第二步,氘核再與一個質子結合,生成氦-3,並釋放伽馬射線。
  • 第三步,兩個氦-3 結合成氦-4,釋放出兩個質子與能量。

整體而言,四個質子最終轉化為一個氦-4 原子核,同時釋放兩個正電子與兩個微中子。由於生成的氦原子核質量略小於原先的四個質子,這 0.7% 的質量損失會根據 E=mc² 轉化為能量。太陽每秒約有 6 億噸氫參與核融合,其中約 400 萬噸質量轉換為能量,釋放總功率約為 3.828 × 10²⁶ 瓦。

圖說:質子-質子鏈反應示意圖。主要過程是由四個質子(Proton)合成一個氦-4原子核(Helium-4)並釋放出正電子(Positrons)、微中子(Neutrinos)及能量(Energy)。

其他核融合路徑:CNO 循環

在太陽核心中,除了 PP 鏈反應外,還有約 1%  2% 的能量來自 CNO 循環。這是一種利用碳、氮、氧作為催化劑,幫助氫融合成氦的機制。CNO 循環在更高溫、質量更大的恆星中所占比例更高。

太陽能量的穩定性

太陽目前正處於主序星階段,核心的氫融合已持續約 46 億年,預計還能再持續 50 億年。這段期間內,太陽的光度每十億年大約只增加 1%,這種穩定性提供了地球生命演化的理想條件。

 

評量 Evaluation 1: 請問太陽核心的核反應是哪一種反應?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