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No events
分析力
溝通力
實踐力
主動力
創造力
主要教學內容:
從地球看太陽
從地球看出去,太陽是一顆明亮、閃耀的黃色球體,亮到讓人不能直視,它的視星等大約是 -26.7。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時,太陽常常看起來橙紅色,這是因為大氣會把短波長的藍光散射掉,留下比較不容易被散射的紅光,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就變紅了。
表面活動熱鬧的太陽
太陽的「表面」其實不是平滑的,而是充滿各種動態現象,包括黑子、閃焰、日珥和像沸水一樣翻滾的粒狀結構。這些現象和太陽強大的磁場有關,也會隨著大約 11 年的太陽活動週期而變化。從內到外,太陽的「大氣層」可以分成三層: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每一層都有不一樣的樣貌與特性。
太陽的「表面」:光球層
光球層(Photosphere)是我們從地球看到的太陽表面,厚度約 500 公里,溫度大約是攝氏 5,500 度,發出幾乎所有可見光。
我們看到的亮亮太陽,就是來自這一層。這裡也有許多活動的現象,例如:
圖說:透過可見光觀測,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的光球層,其表面分布著太陽黑子。
過渡地帶:色球層
色球層(Chromosphere)位於光球層上方,厚度大約 2,000–3,000 公里,溫度由下往上升高,約從攝氏 3,700 度升到 17,000 度左右。一般情況下看不太到,只有日全食或用特殊濾鏡(例如 Hα 濾光片)才能看到它淡紅色的樣貌。這一層有不少特殊現象:
圖說:透過 H-alpha 波段觀測,我們得以看到太陽的色球層,並清楚觀察日珥等活動現象。
外層大氣:日冕
日冕(Corona)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延伸幾百萬公里,溫度可高達攝氏 100 到 200 萬度。雖然溫度超高,但因為密度低,所以它發出的可見光非常微弱,平常看不到,只有日全食或用特殊儀器才能觀察。
圖說:在日全食發生時,月亮遮住了強烈的光球層,使我們能以肉眼直接看到原本難以觀測的日冕,也就是太陽的外層大氣結構。Image Credit & Copyright: Phil Hart
總結:活力四射的太陽
太陽的外觀由光球層的明亮表面、色球層的紅色火焰和日冕的銀白光暈組成,各層都展現出太陽的動態與活力。
從粒狀結構與黑子,到日珥與閃焰,再到日冕的爆發與太陽風,這些現象都是太陽作為一顆活躍恆星的重要表現,也直接影響整個太陽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