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勇敢求助,事半功倍: 破解向他人請求幫助的心理障礙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15

分析力

25

溝通力

25

實踐力

25

主動力

10

創造力

 

關卡三:為什麼你該大膽向他人尋求幫忙

 


主要教學內容

1.  人們不喜歡拒絕他人:
想像過去在請人幫忙時,我們總想著任務越困難,對方越可能拒絕。但卻常忽略了,對方拒絕幫忙所要承受的代價心理:
(1)實驗預測陌生人願意幫助他人的機率,但實際有意願協助的機率,為原先學者所預估會幫忙的機率的2倍。
(
2)沒有人想當壞人,拒絕他人本身就會讓人感到不適,甚至帶來內疚感。
(3)助人本是值得獎勵的行為,但拒絕幫助他人不符合社會期望,若拒絕助人將帶給潛在協助者壓力,亦可能有損自己的外在形象。

2.  你應該面對面向他人求助:
在求助時,間接透過電子郵件請他人協助,較有可能被拒絕。因為間接透過電子郵件拒絕幫助他人,相較於當面拒絕他人,對潛在協助者而言,所感受到的不自在程度較低。就如同我們求助時,也偏好間接求助而非當面直接求助。

3.  第一次求助被拒絕,那第二次對方願意協助你的機率增加:
實驗透過請受試者「填問卷」,且無論對方是否願意幫忙協助填寫,都要再次請受試者幫忙「寄信」。結果發現願意協助第二個請求「寄信」的比例,比第一次「填問卷」的協助比例高。此結果顯示,大家拒絕助人很困難,也更不會願意當第二次壞人,同時我們也能藉由第二次協助他人彌補第一次沒有幫助他人的愧疚感而更努力幫忙。

 

其他建議學習

好好拜託:讓人願意幫你一把的四大秘訣

評量 Evaluation 1: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我們應勇敢向他人求助的原因?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