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攀岩新手指引-最易入門的極限運動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10

分析力

15

溝通力

15

實踐力

35

主動力

25

創造力

 

【攀岩的類型有那些?】

 


攀岩種類因應場域變化而有所不同,以下六種類型介紹,幫助您選擇不同的攀岩體驗。

主要教學內容:

1.     天然岩場(Outdoor):傳統攀登(Traditional rock climbing) 簡稱「傳攀」

(1)   為自己放置確保點的攀登方式,利用岩壁上天然的裂隙放置岩楔作為保護支點進行攀登的形式。

(2)   是一種幾乎不破壞環境(在岩壁上鑽孔)的攀登方式,但最上方的固定點與部分路線上若無法放置於裂隙處,仍可能鑽孔設置人工保護支點。

2.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簡稱「運攀」

(1)   在天然地形上,依路線開發者的想法進行人工鑽孔架設保護支點,攀登者僅需攜帶輕便的「快扣」與「繩索」即可攀爬。

(2)   在保護支點有良好的維護下,風險性一般低於傳統攀登,為入門門檻較低的戶外攀登類型。

3.     戶外抱石(Bouldering)

(1)   僅需礬岩鞋與保護軟墊完成的攀岩運動,並在約6公尺以下的安全高度進行攀登。

(2)   因攜帶式的軟墊大小有限,且需由下方的夥伴協助移動,若攀登人員墜落時,下方夥伴需適當引導墜落至軟墊位置,操作不當可能會直接落到硬地或岩石上。

4.     人工岩場(Indoor) :即「人造的攀登結構」Artificial Climbing Structure ( 簡稱A.C.S )

(1)   人工岩場模擬了天然岩石環境之多樣性與變化,透過工程力學等分析,將天然環境中的不確定性與危險因素排除,形成一個可控制的人造環境,提供攀登者一個安全的攀登空間。

(2)   確保繩可隨著攀登者向上爬時,一步一步將繩索掛入保護支點中;亦可事先設置於牆上,由上往下拉住攀登者,形成頂繩攀登(Top rope)

5.     抱石(Bouldering)

(1)   一般垂直高度在5-6公尺,並且底部有大面積的軟墊保護,不須同伴與裝備,只需一雙攀岩鞋即可進行。

(2)   抱石仍有風險性,需學習正確的墜落姿勢。

6.     速度攀登(Speed climbing)

(1)   是攀登競賽的一種項目;,選手需儘快從底部爬到最高點並按下感應器。

(2)   一般會搭配自動確保器進行攀登,但仍有少部分是由人工進行確保。

其他教學內容:

攀岩的種類  

攀岩體驗常見Q&A         

評量 Evaluation 1: 請問抱石(Bouldering)一般垂直高度在多少公尺,並且底部有大面積的軟墊保護?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