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黑洞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20

分析力

20

溝通力

20

實踐力

20

主動力

20

創造力

 

第10單元:吸積盤

 


主要教學內容

第10單元:吸積盤

黑洞是將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最有效天體。當物質因黑洞引力朝向黑洞落入時,通常具有某種程度的角動量,因此它們不會直接掉入黑洞,而是開始以高速旋轉的方式在黑洞周圍環繞,眾多物質因此堆積在黑洞周圍形成盤狀結構,稱為吸積盤。在吸積盤內部,不同層的物質之間存在摩擦,這些摩擦產生大量的熱,使得吸積盤發出電磁輻射,包括X射線和可見光,成為一個非常明亮的天體。吸積盤的重要性在於,它們不僅是黑洞成長的主要方式,還是研究黑洞周圍環境和物理過程的關鍵窗口。由於吸積盤的輻射特性,天文學家可以通過觀察這些輻射來間接了解黑洞的質量、旋轉速率以及周圍物質的性質。

 

錢卓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Chandra X-ray observatory)於2010年在編號梅西耶100(Messier 100)螺旋星系中發現了一個黑洞的證據。這個黑洞(編號SN 1979C)被認為是由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0倍的恆星爆炸後產生的,留下了一個約為太陽質量8倍的黑洞。錢卓拉探測到來自這個黑洞周圍吸積盤內的氣體所發出的X射線。這些氣體在吸積盤中因為原子之間的碰撞的速度越來越高,溫度可上升到超過1億K。這些發射出X射線的氣體的溫度與它們跟黑洞的距離有關。當氣體在距離質量為太陽質量M倍的黑洞R公里的位置時,以下兩個方程式描述了流進黑洞氣體的溫度T和該氣體發出電磁輻射的最強的波長λ的關係:

公式10-1

 

K為絕對溫度,nm為奈米(即10-9公尺)。

 

 

其他建議學習

更多學習資訊及問題解答,請參閱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自主學習「黑洞」專區相關連結

評量 Evaluation 1: 黑洞周圍吸積盤內的氣體所發出的X射線,其波長與氣體跟黑洞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發出的X射線波長就會變得?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