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火星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20

分析力

20

溝通力

20

實踐力

20

主動力

20

創造力

 

第2單元:「好奇號」的探險與打滑的輪子

 


主要教學內容

圖片來源:NASA/JPL

「好奇號」(Curiosity)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科學實驗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的一項任務。它於20111126日發射,並於2012860532分(世界標準時間)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好奇號」的主要目標是回答一個核心問題:火星是否曾經具備適合或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任務初期,「好奇號」的科學儀器便發現了火星過去可能存在宜居環境的化學與礦物證據。目前,它仍在探索火星的岩石,以尋找曾可能孕育微生物生命的跡象。「好奇號」探測車約2公尺高,大小與一般汽車相當,配備了一個機械手臂,可將儀器精準放置於目標岩石附近以進行研究。

「好奇號」具備越過約膝蓋高度障礙物的能力,行進速度約為每小時30公尺,.探測車搭載的核能電力系統利用鈽的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力,截至202411月,「好奇號」仍在火星上進行探索。

其他建議學習

更多學習資訊及問題解答,請參閱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自主學習「火星」專區相關連結

評量 Evaluation 1: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不像汽車那樣配備里程表,因此操作人員是根據車輪的旋轉次數來計算行駛距離。自2012年8月降落火星以來,「好奇號」直徑50公分的車輪在568個火星日內已旋轉了3689.2次。請問「好奇號」已行駛了多少公里?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