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新芳春茶行-走進大稻埕百年茶金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15

分析力

15

溝通力

25

實踐力

25

主動力

20

創造力

 

【一口茶湯,傳承三代的茶香記憶】

 


大稻埕的茶產業於十九世紀中期依傍淡水港埠興起,1860年代英國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與洋行買辦李春生合作,引進茶苗在臺北推廣種茶,以大稻埕為外銷據點,第一批從大稻埕外銷紐約的茶葉即以「Formosa Tea」為名,就此開始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之路。大稻埕一躍成為臺北的經濟重鎮,是臺灣最早進入國際貿易的地區之一。

主要教學內容

1913年,茶商王芳群(第一代)自福建省攜子王連河(第二代)來到臺灣,與宗族王珍春合伙經營「珍春茶行」,並受聘為茶師,品茶分辨茶葉的好壞,鑑價決定收購價格。

1919年,結束與「珍春茶行」的合夥關係,獨資經營「芳春茶行」,以包種茶為主要產品1927年王連河接掌家業。

1932年王連河先生買齊現在新芳春茶行的三個店面,蓋起屬於王家的起家厝,「合資會社新芳春茶行」成立,為紀念父親舊業,命名沿襲「芳春」二字,另冠上「新」以做區別,是為「新芳春」名稱由來。

1934年「新芳春茶行」竣工,為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之一,是一棟雄偉的住商混合洋樓。隔年第三代王國忠先生出生。

1948年,王連河以精緻烏龍茶獲全省優良比賽三等(季軍)優良成績。1950年原合資會社改組「新芳春茶行兩合公司」,1954年,新芳春茶行登記為進出口貿易商。

1974年,第三代王國忠正式接手新芳春茶行,1975年王連河先生逝世。1980年代,臺灣茶葉外銷規模日趨縮減,2004年新芳春茶行正式結束製茶。

20053月臺北市政府將新芳春茶行登錄為「歷史建築」。20099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市定古蹟」。2016年,以古蹟場所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大稻埕茶業發展重要的見證。2021年,新芳春茶行老主人王國忠辭世。

其他建議學習

新芳春茶行

臺灣茶藝日常–新芳春茶行王國忠先生訪談

評量 Evaluation 1: 下列何者非「新芳春茶行」歷代主人?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