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1日起,資策會實體人才培訓業務,移轉予「資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

環境教育行動之旅

透過此任務我將獲得: Through this task I will gain:
 
0

分析力

0

溝通力

50

實踐力

30

主動力

20

創造力

 

【環境教育的根基 - 永續與生態】

 


人類行為對環境有益也有害,如何在推動發展的基礎下維持生態平衡,並達到永續發展目標,其實從小地方就能輕鬆入門喔!

主要教學內容

永續發展,按照聯合國的定義,旨在滿足當代需求而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需求的能力。這一理念,透過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得以具體化,這17個目標涵蓋從消除極端貧窮到生態保護,勾勒出一個多元且均衡的進步藍圖。

這不僅是關於經濟增長,更是對生態系統敏感度的提升。以商場開發為例,雖然它可能為當地社區帶來便利和經濟利益,但這樣的發展也可能對附近的河岸生態造成影響。在開發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環境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我們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增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意識。這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責任,也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實際上,很多時候透過創新的規劃和技術,可以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比如在建設過程中採用環保材料和技術,保護周圍的自然景觀和生物棲息地。

永續發展的核心在於共同責任。每一次選擇不用一次性塑料,我們都在為全球共融的盛會添磚加瓦,無論是現在或未來,都能共享這片凈土。它不是一條規則,而是一種責任感與共識,讓我們的每一步都使地球這個共同家園更為健康。通过這些小小的行動,我們正在一起創建一個自由、快樂且充滿希望的永續未來。

行動提示:

1.減少塑料使用,尤其是一次性塑料,以降低污染。

2.支持和參與本地的環境保護計畫,如淨灘或植樹活動。

3.實踐節能減排,例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開車。

其他建議學習

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評量 Evaluation 1: 以下哪項行為最能體現永續發展的精神?



 已過關  未過關  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