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科技變革 × ESG驅動:打造企業綠領工作者人才新框架

當AI、大數據與自動化快速重塑企業營運模式,全球也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宣示邁向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不再是一場單一領域的轉型,而是一場「科技 × 永續」雙軸驅動的結構性革命。然而,企業在面對這場變革時,往往只聚焦在流程優化與設備升級,卻忽略了更根本的問題: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培養出真正能推動轉型的綠領工作者?
企業目前面臨三大痛點,第一,專業知識高度碎片化。ESG、碳盤查、數位轉型等關鍵知識散落於不同部門,缺乏整合應用,導致無法形成協同作戰的組織能量。第二,綠領與永續人才極度稀缺。市場上懂技術的不熟永續,懂ESG的又缺乏推進實務經驗,具備雙重能力(技術 × 永續)的人才難以找到。
第三,學用落差深,推動力有限。儘管企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培訓,但員工在實際面對減碳任務時,仍感到無從著手,無法將所學有效落地。
要解決上述痛點,我們必須從人才發展策略重新設計,建構一套真正貼近企業現場、能培養實作力的「訓 × 用 × 證」系統。「訓」課程設計以任務為本。透過 ESG 永續發展主題課程、減碳策略管理師工作坊、碳中和實作班等,聚焦「解決工作現場的實際問題」,不再只是理論導向。「用」顧問導入結合實務場景。結合碳盤查制度建構、淨零藍圖規劃,導入專屬的綠領培訓藍圖,協助部門對接具體轉型需求,讓培訓與應用零落差。「證」能力驗證強調可執行性。不再只以測驗或學習時數作為學習成果依據,而是透過實作表現、專案參與與推動成效進行能力認證,真正做到「學會 → 能做 → 做得好」。
教研所提出一個具行動力的綠領人才養成模式,分為四個階段:
知 ESG:具備永續發展與ESG的基本素養與趨勢理解
用 ESG:學會使用碳盤查、減碳工具、數據分析與專案管理
做 ESG:能夠實際推動組織內部的減碳任務與改善行動
管 ESG:具備擘劃永續藍圖與管理績效進度的能力,推動持續優化
此一架構涵蓋基層員工至高階主管,讓企業在擘劃轉型策略時,也能同步進行人才梯隊建構。
真正能驅動轉型的人才,不只是知道ESG,更要能用、能做,甚至能帶領團隊「持續推動」與「穩定改善」。讓我們一起重構人才體系,打造兼具知識、技能與行動力的綠領工作者,迎向科技與永續共構的未來。
文/資策會教研所 游佳臻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