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
AI世代來襲,百工百業的「AI知識工作者」養成計畫

面對AI加速重塑產業的浪潮,從製造到金融、從醫療到公部門,百工百業都正面臨一項共同挑戰-如何培養懂AI、會用AI的知識工作者。根據預估,臺灣AI人才缺口將突破20萬人,而不只是工程師,能結合專業領域與AI應用的跨域人才,才是轉型的關鍵角色。
不過,AI導入並非單靠技術部署,更關乎人與組織的重構。AI知識工作者的培育,需從「認知建立」到「實務應用」逐步推進。例如,基層員工可透過線上課程與實作任務掌握AI工具操作(如數據分析、影像辨識);中階主管則需學會設計AI協作流程與評估風險;而高階領導更要具備策略眼光,帶領企業找出合適的導入場景。
FATE AI人才發展框架提出「AI年齡 × 知用做管」的轉型機制:從發現問題的倡議者,到設計解方的應用者,再到開發技術的實作者,各角色透過「接力合作」推進轉型。此外,搭配AI成熟度診斷與技術工具箱,更能加速從小型試點到大規模落地的過程。
AI不會取代人,但會取代不會用AI的人。未來職場,不再只重專業,更重整合與創新。唯有讓每位知識工作者具備與AI共創的能力,臺灣產業轉型才能真正走得穩、走得遠。
文/資策會教研所 林絜曛代組長